云南省珠寶首飾鑒定技術規范
1 范圍
本規范規定了鈉長石玉的術語和定義、鑒定方法、鑒定標準、檢驗證書、其它。
本規范適用于鈉長石玉的原石及飾品。
2 規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單)適用于本文件。
GB/T 16553 珠寶玉石 鑒定
3 術語和定義
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。
3.1 鈉長石玉
鈉長石玉是以鈉長石(NaAlSi3O8)為主的纖維狀或粒狀結構的晶質集合體。可含硬玉、鈉鉻輝石、綠輝石、綠簾石、陽起石和綠泥石等其他次要礦物。摩氏硬度為6,密度為(2.60~2.63)g/cm3,折射率為1.52~1.54,點測法常為1.52~1.53。
3.2 鈉長石玉飾品
經過打磨、雕刻、拋光后作為擺設、把玩、配戴的鈉長石玉成品。
3.3 鈉長石玉鑒定
通過肉眼觀察,借助相關儀器,按照鑒定的方法、步驟對材料性質所作的歸納和總結,從而得出是否為鈉長石玉結論的過程。
4 鑒定方法
4.1 常規鑒定方法及儀器檢測
主要內容為肉眼觀察、放大檢查、折射率、雙折射率、光性特征、多色性、吸收光譜、紫外熒光、質量、密度等,其方法符合GB/T 16553的要求。
4.2 特殊鑒定方法
特殊鑒定方法主要內容為摩氏硬度、紅外光譜分析、紫外可見分光光譜分析、激光拉曼光譜分析等,其方法應符合GB/T 16553的要求。
4.3 鑒定項目
4.3.1 選擇原則
4.3.1.1 常規鑒定方法為正常檢測過程中需要全面檢測的項目。
4.3.1.2 某些項目因樣品條件不符,不能作某些項目檢測時,可不測。
4.3.1.3 常規鑒定方法中,某些方法可同時推導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特征。實測過程中,依據樣品條件選擇最為適合的方法,以獲得較為全面的鑒定特征。
4.3.1.4 用常規鑒定方法無法獲得足夠的鑒定特征時,須采用必要的特殊鑒定方法來輔助確定。
4.3.2 檢測項目
a) 外觀描述(顏色、形狀、光澤、解理等,必要時);
b) 總質量 (質量/總質量);
c) 摩氏硬度(原石,必要時);
d) 密度(樣品狀態允許時);
e) 光性特征;
f) 實物照片;
g) 折射率;
h) 雙折射率(必要時);
i) 紫外熒光(必要時);
j) 吸收光譜(必要時);
k) 放大檢查;
l) 特殊光學效應和特殊性質(必要時);
m) 其它的特殊檢測方法(必要時);
n) 備注。
5 鑒定標準
5.1 名稱:鈉長石玉(Albite Jade)
5.2 礦物(巖石)名稱:主要組成礦物為鈉長石。
5.3 材料性質
化學成分:NaAlSi3O8;
結晶狀態:晶質集合體;
常見顏色:灰白、灰綠白、灰綠、白色、無色;
光 澤: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;
解 理:鈉長石具完全解理;
摩氏硬度:6;
密 度: 2.60~2.63g/cm3;
光性特征:非均質集合體;
多 色 性:集合體不可測;
折 射 率:1.52~1.54,點測法常為1.52~1.53;
雙折射率:集合體不可測;
紫外熒光:無;
吸收光譜:不特征;
放大檢查:纖維狀或粒狀結構,在透明或半透明的質地中常含白色斑點和藍綠色斑塊;
特殊光學效應:未見。
紅外光譜特征:鈉長石玉石的漫反射紅外光譜線是比較尖銳的,并含有很多譜帶,1108cm-1、1074cm-1和1021cm-1、798cm-1、672cm-1、635cm-1、549cm-1、495cm-1、455cm-1 、411cm-1是比較固定的吸收峰。
6 檢驗證書
6.1 基本內容
檢驗證書包含以下基本內容:
a) 證書編號;
b) 檢驗結論;
c) 質量;
d) 光性特征;
e) 折射率;
f) 放大檢查;
g) 實物照片;
h) 備注;
i) 檢驗審核人員;
j) 簽章;
k) 檢驗依據;
l) 檢驗機構認證認可資質。
6.2 可選內容
規格、外觀特征(顏色形狀及分布特點等)描述、密度、摩氏硬度、紫外熒光、吸收光譜、紅外光譜、紫外可見分光光譜、激光拉曼光譜、特殊光學效應和特殊性質等。
6.3 特別規定
備注欄須標注:俗稱“水沫子”或俗稱“水沫玉”。